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书屋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

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

卿岁岁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顾晨陈宝船是军事历史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,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,作者“卿岁岁”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,梗概:“还有些上好的文房四宝和宣纸,还有适合孩子看的书。”“你们只管用,不必节俭,用完了我再让人给你们送回去就是了。”家里出一个读书人是翻身,出两个读书人就是荣誉。若灏哥儿能读出来,对丈夫和自己,乃至整个家族来说,也是脸上非常有光的大好事。既是大好事,那么多费几个银子,又能算得了什么呢?送走了顾淮夫妻俩,顾晨也要开始准备......

主角:顾晨陈宝船   更新:2024-07-02 05:02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晨陈宝船的现代都市小说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》,由网络作家“卿岁岁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顾晨陈宝船是军事历史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,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,作者“卿岁岁”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,梗概:“还有些上好的文房四宝和宣纸,还有适合孩子看的书。”“你们只管用,不必节俭,用完了我再让人给你们送回去就是了。”家里出一个读书人是翻身,出两个读书人就是荣誉。若灏哥儿能读出来,对丈夫和自己,乃至整个家族来说,也是脸上非常有光的大好事。既是大好事,那么多费几个银子,又能算得了什么呢?送走了顾淮夫妻俩,顾晨也要开始准备......

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全文》精彩片段

精选一篇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穿越、历史、历史古代、佚名穿越、历史、历史古代、小说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》送给各位书友,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,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佚名,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。小说作者是卿岁岁,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,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目前已写425009字,小说最新章节第 180 章 他们打仗,是为了后世子孙不流血,小说状态连载中,喜欢连载中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~

书友评论

就是不太适合习惯看爽文的

你这有个错误 朱雄英的称呼应该是长孙殿下或者太孙殿下 咋能是吴王殿下呢

本来就是馊米饭,结果还故意放了好几颗反国家的老鼠屎,还打拳。

章节推荐

第 29 章 刘伯温回来了

第 30 章 宝钞争论

第 31 章 你信不信咱治你的罪

第 32 章 贤惠的老婆

第 33 章 帮陈宝船外放

作品阅读


三黑就是狗,翠婶是顾家的邻居,卖粉馆的。

两口子临走的时候,托人家帮忙看门顺便喂狗。

既如此,顾晨倒不好再留,只让人去租了辆不错的马车和车夫,然后又多给了车夫一些钱。

嘱咐他一定要带三人住店,吃饭,可不能将就。

顾淮踌躇道:“我和你嫂子都不是啥金贵人,在外头将就睡睡就成,何必费这个银子?”

这钱呐,都够他卖一个月包子的了吧?

瞧着就舍不得。

“哥。”顾晨见他如此节俭,心里面心疼极了:“你养弟弟小,弟弟养你老,别和兄弟客气,啊。”

闻言,顾淮倒是欣慰,他包袱里沉得很。

一看就是弟弟给的钱,还记得爹娘那会儿刚走。

他和妻子商量好,要送弟弟去念书,因为这件事,不知道听了多少冷言冷语进耳朵里。

“这又不是自己儿子,花那么多钱又有什么用,到头来,不还是给他人做嫁衣裳。”

“是啊,给口饭吃就成了,养那么干什么使?”

“难不成,指望着他长大了,能拿哥嫂当爹娘照看?”

“这怎么可能,就算他弟愿意,可他弟媳妇也不一定乐意呢,不拿大棍子把人赶出去就阿弥陀佛了。”

如今再回想起那些话,他就想得意洋洋地告诉他们。

自家弟弟,很好。

苏婉盈让人拿了许多好布来,都给收拾好放进了马车里头。

“原本,是想把衣裳做好了给嫂嫂带回去的。”

“可是嫂嫂走得太急了些,所以便只能辛苦嫂嫂自己做衣裳。”

“还有些上好的文房四宝和宣纸,还有适合孩子看的书。”

“你们只管用,不必节俭,用完了我再让人给你们送回去就是了。”

家里出一个读书人是翻身,出两个读书人就是荣誉。

若灏哥儿能读出来,对丈夫和自己,乃至整个家族来说,也是脸上非常有光的大好事。

既是大好事,那么多费几个银子,又能算得了什么呢?

送走了顾淮夫妻俩,顾晨也要开始准备上朝的事了。

官服洗好熨好,明日要穿,在老朱家当官一定要注意好自己形象。

然后再把要递上去的奏疏检查一遍,看看有没有遗漏和错别字,这样也就差不多了。

睡了七日懒觉,再次起床早起上班的时候顾晨是极为不愿意的,他甚至抱着媳妇蹭了蹭。

“不如,请个假,请个病假算了?”

好困啊,不想起啊。

“开年第一天,这样成么?”

苏婉盈既心疼丈夫,又怕这样做的话影响会不好。

“当然不成。”

赖了会儿床,说了会儿话。

顾晨的脑子才稍微清醒了一些,赶紧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。

然后洗了个冷水脸,让自己彻底清醒后才开始穿衣裳。

“娘子,你再睡一会儿,我走了啊。”

新的一年,还不知道得发生多少大事呢。

让顾晨觉得有些意外的是,今日老朱并没有说大明宝钞的事。

不过说了些闲事,就早早地退朝了。

回到御史台后,顾晨才知道,原来是远在青田的刘伯温病了。

“陛下也不知是怎么想的,居然让胡相带太医,亲自前往青田,给刘先生诊治病情。”

“胡惟庸和李善长是一伙的,他们和刘先生有过节,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。”

“让他去给刘先生看病,这不是请黑白无常去收刘先生的病么,可怜的刘先生,怕是没几日好活了。”

陈宝船轻轻摇头,表示不解陛下的心思。

小说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临近年关,忙碌的御史台终于可以歇上一歇了。

顾晨也摸上了鱼,顺便琢磨着年假如何安排。

明朝的官员,年假是七天。

对,你没有听错,这假放得还没有现代长呢。

这么短的时间肯定回不了家,那估计也只能窝在京城,看看灯会,再陪着媳妇去逛逛庙会了。

不如,写信回去,让哥嫂带小侄子来京城过年?

他们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南昌府,来应天府溜达一圈,见见外面的世界应该也挺好。

这么想着,他便直接写信,请人递了回去。

“光曦,递家信该用民驿,可不能用官驿啊。”

史上最好的师父,韩宜可尽职尽责地提醒他。

“是,先生。”顾晨自然明白,当即便认真道:“下官用的是民驿,可是万万不敢用官驿的。”

刚碍了老朱的眼睛,他现在可不敢在老虎头上捉虱子。

“嗯,很好。”韩宜可见他懂事,心里也很高兴:“昨日陛下召集重臣,想像宋朝一样印钞。”

“禁止金银在民间通行,不过因为要过年了,所以暂且搁置,预备开年以后再说此事。”

“我们都觉得,此举怕是行不通,想劝陛下三思而后行,过年你也别闲着,写份劝谏的劄子开年好递上去。”

作为大明最卷御史,老韩自己卷了还不算数,还要让徒弟也跟着卷,顾晨忍不住有些欲哭无泪。

“还能不能让人过个好年?”

其实大明宝钞怎么说呢,这确实是个好东西,对明朝初期的经济发展,那是有好处的。

人家朱棣上位以后,就靠着宝钞撑起了五次亲征,和六次下西洋,只可惜早年老朱们滥印宝钞,所以贬值得厉害。

他是不打算劝,倒是打算帮老朱把这事给完善一番。

知道老爷子为什么要印钞么?

因为他为了和元军打仗,铜的重金属都用去打仗了,这就导致铜钱不够用,金银也不够。

可将士要吃饭,大臣要俸禄,干啥不要钱呐?

所以钞是一定要印,只不过绝对绝对不能随便印。

历史记载,大明每年印钞,都要印上七个月。

数量远远超过了金银铜,你说他能不贬值吗?

要想把宝钞这条路做好,必须要满@足以下几个条件。

一、防伪工作要做好,否则岂不是人人都能印钞票,个个都成了大富翁,那还得了?

二、严格控制宝钞数量,一定要有金银铜的备用金兜底,意思就说,有多少金银铜就印多少钞。

如此一来,就不会贬值。

哦,嫌金银铜少?

隔壁日本有有金山银山,只要能把那个给拿下来,宝钞的防伪功能做好,就能随便印。

拿着宝钞和别的国家做贸易,再把真金实银都留在国库里。

大明想不富贵,怕是都有点难。

顾晨点了灯,写了又叉掉,反反复复改了十几遍,才算是完成,然后小心翼翼地誊到了劄子上。

“寒假作业完成,接下来就能好好玩儿几天了。”

他伸了个懒腰,准备回屋去睡,却见丫鬟小桃子,正坐在门口打瞌睡,顾晨上去叫醒了她。

“天这么冷,回去歇着吧,明儿早上再过来。”

这小丫头才十三四岁的年纪,瞧着怪可怜的。

“老爷……”小桃子醒了以后,连忙拒绝了姑爷的好意:“不必了,老爷,今儿是该奴婢当值的。”

万一主子们晚上要喝水,或者要出恭肯定要人伺候的。

其实她是能进屋睡的,只不过顾晨不是现代人么?

他一想到有多余的人,和他还有自己媳妇在一个屋子里。

嗯,他就不行了。

“回去睡吧。”顾晨看了看天,觉得今夜肯定会下雪:“大过年的若冻病了,也不吉利。”

他是不信这些的,但是为了让人回自己屋子里去睡,所以才故意这么说,小桃子这才答应。

“那姑爷,奴婢告退。”

谁不想冬天回被窝里睡呢,大不了她明日起早点就行了。

苏婉盈还没睡,听到丈夫和丫鬟的对话也没阻止。

反正明日丈夫又不上朝,大概率是要睡懒觉的。

既然用不着人家,那又何必要人熬着呢。

“照着哥哥嫂嫂来信的时候,大概是后日才到,我已经把屋子收拾了出来,相公可要去瞧瞧?”

当初想嫁给顾晨,也是瞧着他无父无母的。

虽然可能没有父母帮衬,可到底不用受公婆辖制,两口子能过自己的日子,那才叫爽快呢。

至于哥嫂,偶尔住几天的事情,她自然不会说什么。

“娘子办事,为夫自然放心。”这宅子本就是媳妇的陪嫁,自然随她安排:“天冷得这么厉害,也不知哥嫂他们有没有住店。”

两人节约惯了,可别因为舍不得住客栈冷坏了,大人还可以将就,小孩子可受#不了。

“是啊,冷得厉害。”苏婉盈递给丈夫一盏热茶,俏皮道:“听说朝廷拨了不少钱粮救济灾民呢。”

“相公,你说等开年,你们御史台是不是又要忙了。”

朝廷往下面给钱粮,下边就会有官员控制不住自己贪污,只要民间有冤情,御史台就得忙了。

“再忙也只是写劄子磨磨嘴皮子。”

顾晨不想好容易休假,还要讨论工作上的事情便岔开了话题。

“明天中午,咱们涮羊肉锅子吃吧。”

天冷了,涮羊肉是最暖身子的,也是他最爱的。

“欸。”涮锅子苏婉盈也喜欢,她笑眯眯地道:“明儿一早,我就让人去城东的麻酱铺子买酱去。”

“他家的麻酱涮羊肉最好,别家可都比不上呢,听说就连宫里的皇后娘娘,也会让人去他家买呢。”

他家的生意超级好,一个卖麻酱的在京师住着四百多平的大宅子,还娶了好几个媳妇儿呢。

所以啊,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,只要你的技术水平过硬,那就不愁没有出头的时候。

就像顾晨的琉璃坊,这才刚刚开业不到一个月,就挣了好几百两了,想着大明宝钞即将开始。

他心里就更加坚定,一定要想办法让老朱采纳自己的奏疏,毕竟他可不想挣堆废纸回来啊。


倒是那位骂人的老人,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。

并且走到了他面前:“你就是新来的,顾晨?”

顾晨抱着东西连连点头,没想到皇帝早就打好招呼了。

“哦~你来了。”

高以然拖长了自己的声音,随即语气一变,变得十分温柔可人。

“顾大人,你也是皇亲国戚么?”

顾晨立刻傻呵呵地摇头。

他要是皇亲国戚的话,才不会干这活呢,早就在家里躺平了。

老头儿立刻凶道:“既如此,你还不快去见韩大人,是等着韩大人出来见你不成?”

说着,还非常好心地,给他指了指老韩的单独办公室。

然后又回了座位,撸着袖子继续刚才的活计了。

顾晨嘴角忍不住抽了抽,心里对未来的工作生涯表示有些担忧。

一群怪人!

他轻手轻脚走到老韩办公室门口,整理了一番自己的官袍。

确保没有问题以后,才轻声说道。

“韩大人,下官顾晨,受陛下之命,今后受韩大人差遣。”

作为隔壁外加竞争部门,左右御史们经常看不对眼。

甚至在朝堂上,自己还和老韩的手下对骂过,也不知会不会受影响,人该不会讨厌自己吧?

“进。”

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老韩对他的印象还可以。

“前些日子,陛下同我说起过你,说你对胡相的人,也敢正义直谏。”

“像你这样的年轻人,是最适合做御史不过了。”

新领导的夸奖,让顾晨脸红不已,连忙立刻谦虚道。

“不敢,不敢,不敢得韩大人如此夸赞。”

天老爷,他能说自己,真的不知道那钱益的身份么?

很显然不能说,老朱和老韩,都因为这事对自己另眼相看。

自己要说不知那人身份,那不是打陛下的脸么?

可要是默认,那胡惟庸大概率会记恨自己。

毕竟,历史上老韩让老朱把那三奸臣给杀了。

老韩就遭到了,那三人的疯狂报复和诬陷。

当然了,老朱最终还是选择相信他。

所以,顾晨如今,选择默认自己是知道那钱益身份的。

只希望宝船回来后,可千万不能说漏嘴了才好。

嗯,好歹在官场上混了几年,人家应该也没有那么蠢。

老韩生得魁梧好大,大概有一米八五的大高个子,脸蛋方方正正的,看着就是一脸的正气。

那通身的气派,你不说他是文官,说他是武将都信。

只不过,他比那些武官,又要稍微白那么一点儿,多了一些书卷气。

也就是说,他是个文质彬彬的大汉。

嗯,看来给老朱家当官,脸很重要之事不是谣传。

“年轻人谦虚是好事。”老韩站起来,笑眯眯地道:“陛下让我认你做徒弟,这是看重你我的意思。”

“从今日起,你就坐那个位置,离我也是最近。”

顺着他手指的方向,顾晨忍不住抽了抽嘴角。

“是,老师。”

那地方确实够近的,就在老韩办公室的门口。

门一开,老韩就能看见他,想摸鱼就更难了。

“你先安顿,歇息,咱们下午再说。”

顾晨的肚子早就咕咕叫,猜到他没有吃饭。

老韩便没说什么,嘱咐几句就回去继续忙了。

顾晨坐了下来,先拿水杯去冲了杯茶。

然后拿出早上的点心啃了起来,今天的会开得有点久。

所以,也只能将就下了。

吃过饭,别人都还在忙,没人过来搭理顾晨。

他只好打了个哈欠,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。

“光曦,起来。”

睡了好一会儿,顾晨被老韩推醒。

光曦是顾晨的字。

是拥有阳光的意思,是原主老师给取的。

“陛下和太子殿下,刚刚得知,朱桓在定远的事。”

“因此大发雷霆,让郑士原前去查证确认。”

“我想着,你入朝为官这么久。”

“还未曾下过地方办实事,便跟着郑大人走上一遭学些事。”

老韩旁边站了位男子,此人正是郑士元郑大人。

“顾大人,快回去收拾两身衣裳。”

“咱们今儿晚上便出发,免得给人听见了风声,到时候早有防备。”

说罢,便急匆匆地走了,想是回去收拾东西了。

顾晨:“……”

瞧着还是个急性子!

郑士元啊,这个大冤种。

历史上,他确实是把朱桓这个皇侄给弄死了。

可他也因为空印案下狱,逃过一劫后,还被充作了劳役。

自己跟着去这趟,不知道要得罪多少皇亲国戚,可又不能不去。

愁人!

老韩是个敬职的师父,送他出宫回家的路上不停地嘱咐。

比如一定要顶得住诱惑,不能拿人家的吃人家的。

如果对方送上美女的话,更是碰都不能碰一下,这玩意可说不清。

碰了,那就得完蛋。

顾晨自然不敢拿那些东西,又不是活腻歪了。

再三表示自己不敢,顾晨才回家里收拾东西。

苏婉盈为他收拾东西,还不忘一边抱怨和吐槽。

“咱们还是新婚,昨日才回京,韩大人他不知道么?”

就算是只驴,那也没这么使唤的吧?

“食君之禄,担君之忧嘛,你在家中打理生意和看好门户。”

“切记,不管是谁送的礼都不能收。”

“实在要收,也不能超过一贯钱。”

“就算是人家送馍馍过来,你也得当面掰开,确保里头没别的东西才成。”

朱桓的爹名字叫朱六九,电视剧和小说都说他叫这个名儿。

历史上虽然没记载,可现在他确实也叫这个名字。

朱六九呢,是老朱的远房堂兄。

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接济过他,所以他对这位堂兄很是尊重。

顾晨此刻心如乱麻,怎么看,这路都不好走。

不上奏疏,隔岸观火。

老韩和整个部门的同事,到时候都会唾弃自己。

帮朱桓说话,老朱也不一定高兴。

说不定会觉得你奸滑呢,而且这样也会得罪老韩和同僚。

不帮朱桓说话吧,又怕老朱到时候秋后算账……

顾晨头发愁得一把一把地掉,却偏偏又无可奈何。

临别时,他亲了口媳妇:“走了,照顾好自己。”

老朱还有二十四年才驾崩,你说他这日子怎么熬?

要不然想点儿法子,看能不能谋个地方官躲避躲避?


他,被老朱称为奇男子,上一个得此称呼的是王保保。

不过,他年轻的时候,去接韩林儿回应天来。

至瓜步时船翻韩林儿死,老朱却因此归罪廖永忠。

说他派儒生去窥探他的意思,原本该封的公也成了。

历史上,廖永忠就是因为僭用龙凤,被老朱赐死的。

看言官们群情激奋,顾晨内心却有些同情廖永忠,可表面上,却点头附和他们的话。

“德庆侯,实在是太不懂规矩了,实在是该贬。”

僭用龙凤这种事,其实对廖这种大功臣是罪不至死的。

只不过,廖和贪官杨宪走的近,老朱这分明就是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?

只是可怜大明朝又损失一枚大将。

廖的水上作战多好啊,去打倭寇的金山银山岂不是香?

早朝还没开始多久呢,御史台的喷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,

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, 把廖永忠从战功赫赫的大将军,喷成一个野心勃勃的奸臣。

甚至,就连贼子二字都说出来了。

而廖永忠气得脸色涨红,却又一个字也反驳不了。

侯府那么大,有些龙凤图案的东西。

他又不能去一一查问,这锅可以说来的有点冤。

不过,自己功劳那么大,他猜最多也就是一个削爵。

还要不了命,所以他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上首的朱元璋,看着廖永忠百般变化的脸心中冷笑。

杨宪之事,尚且有丹书铁卷为他作保。

这回他倒要看看这回,廖永忠能拿什么作保?

如今不怎么打仗了,这些骄悍的武将留着太危险。

还是,一一处置了好,至于对不对得起这些好兄弟。

那就下辈子再说吧,下辈子再补偿他们好了。

朱标看着廖叔,心里满是担忧。

他知道老爹的杀心起了,只怕廖叔是难逃一死啊。

很快,老朱发现。

自己看好的那个小御史,只是随着同僚站出来,表明立场,却自始至终都没人喷廖。

怎么,他心里是有什么想法?

朝堂上,老朱没急着处置,只是暂时让廖永忠闭门思过,然后独独让人把顾晨给留下了。

“陛下让我留下?”

顾晨看着面前的太监云奇,语气里全是惶恐不安。

老朱该不会,是为了上回打架一事,对自己秋后算账吧?

“顾大人,皇爷确实请您过去。”

和别的眼高于顶的太监不同,这位小云奇的太监很是和蔼可亲。

没办法。

顾晨只好厚着头皮跟着走,心中祈祷太子最好在老朱身旁。

这一幕落在胡惟庸的眼里,不由地觉得有些奇怪。

“上位找御史做什么?”

这御史他还有印象,前两个月刚被自己警告过的嘛。

今日他是犯错了,还是上位要提拔他?

刚参完自己的人就被提拔,上位这又是什么意思?

“相爷,我找人打听打听?”

陈宁这个大狗腿子,自然就立刻扒拉上去了。

“嗯,好,辛苦你了。”

胡惟庸现在是右相,如今朝堂上还没有左相。

自己要是,真的想做到一人之下。

那就得时时刻刻知道上位的心思才成,才能保证自己办的事让上位满意。

顾晨来到奉天殿,按照规矩,对着老朱行了跪拜礼。

“臣,御史台顾晨,见过陛下。”

其实在唐朝以前的的时候,臣子们见到皇帝之后,大都是作揖,然后坐下来和皇帝说话。

宋朝的时候是站着,不过紫衣宰辅们还能坐着。

到了明朝,那就得看官职了。

如果官职小的话,第一次见皇帝就得行跪拜礼。

皇帝如果叫起,那你就能够站着和皇帝说话。

当然,像徐达、胡惟庸那些人,除了正式场合以外,都不用行跪拜礼,而且还能坐着说话。

但是到了清朝的时候,就需要对皇帝行三跪九叩,而且还需要跪着上朝和皇帝说话。

因为皇帝是坐着的,你站着岂不是要俯视皇帝么?

这让清朝的皇帝们极为不爽,所以都得跪着说话,如果大臣年迈,倒是可以给加个软垫。

就这,还得看你够不够份量呢。

无论双方谈多长时间的话,臣子都必须得跪着说话。

“起来吧。”老朱看起来倒是好说话,语气也温和:“我看过你的奏疏,字写得很是不错。”

作为泥腿子出身的老朱,对写字好、读书好的读书人有种天然的尊敬,只不过这种尊敬不妨碍他砍人罢了。

而且,还不包括孔家那种三姓家奴。

“陛下谬赞了。”

他装作不经意间抬头看了看,却发现太子这会儿不在,一时间,他心里也不由地有些打鼓。

“前些日子。”老朱开口了:“听说你和另一位御史,在御史台打架,真是好大的胆子。”

见年轻人首次单独奏对,也不忐忑,他有些高兴。

御史嘛,要的就是胆子大。

果然是这件事!

顾晨忍不住闭了闭眼,心一横地跪在了地上道。

“陛下,是臣轻狂不懂礼数,此事实在是不该,只是臣刚成亲,不好让媳妇变成寡妇。”

“臣愿辞官回家,闭门思过,还望陛下原谅。”

俗话说,阎王也讲三分人情味呢。

你老朱就算是阎王投胎,也不能这么不讲人情味儿,让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变寡妇吧?

“行了。”老朱语气带着笑意:“你那哥哥嫂嫂,卖了十几年包子馍馍,才把你送到了如今的身份来。”

“你要是辞官了,如何对的起自己的家人呢?”

他也是穷人家的孩子,所以也知道这事不现实。

“咱问你,你觉得,咱该如何处置德庆侯啊。”

老朱目光幽幽的,显然这事说好了就还好说。

那要是说不好的话,顾晨自己就得小心些了。

“陛下,臣在御史台任职,在其位谋其职才对,这刑狱之事,陛下恕罪,臣不敢擅言。”

御史,是监察官而已,又不是刑部的官员。

老朱真是的,干嘛要和自己这个小七品过不去呢?

得罪人的事,问自己做什么?

“无碍。”老朱不觉得生气,还觉得有点高兴:“你只管说,说好了,有奖,说错了咱也不罚。”

他最讨厌乱管事的官员,像那种户部的官吃吏部的饭什么的,就是他最讨厌的官员。

瞧瞧,这位小顾御史就很好嘛。

今天要推的小说名字叫做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》,是一本十分耐读的穿越、历史、历史古代、作品,围绕着主角佚名之间的故事所展开的,作者是卿岁岁。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》小说连载中,最新章节第 231 章 要求不高。,作者目前已经写了543025字。

书友评价

一天就更两章?加个班吧,今天元旦不得搞搞福利?要多努力啊

就是不太适合习惯看爽文的

你这有个错误 朱雄英的称呼应该是长孙殿下或者太孙殿下 咋能是吴王殿下呢

热门章节

第 39 章 未关于鹅蛋是否解胎毒

第 40 章 善良的常氏

第 41 章 朱土匪又来了

第 42 章 明年过年,顾晨就吃水煮白菜

第 43 章 姚广孝

作品试读


只有顾晨,一直打瞌睡。

“急。”顾晨先肯定,自己是有忧国忧民的心思的,然后道:“臣只是身子不好,气血不足,所以总想瞌睡,还望燕王殿下见谅。”

还是不是人啊,怎么连打个瞌睡都要管这么多?

“真的?”

朱棣表示不信,然后语气带着些警告道。

“顾御史,路上就算了,到了地方你要是还敢打瞌睡。”

“本王就回去告诉我爹和大哥,让他们治你的罪。”

他此次跟着来,除了见见灾难以外,也是监督的意思。

老爹生怕官员懈怠贪污,怕官员不作为和钱粮长翅膀飞了。

“是,臣不敢。”

顾晨此时来了精神,兴致勃勃地看向朱小四。

“臣听闻,陛下和娘娘,已经在为殿下相看王妃了,不知看中了哪家的姑娘没有?”

他听说,徐妙云自十二岁起,就在马皇后身边为女官。

受马皇后宠爱的同时,和朱棣也是时常见面。

怕不是,老朱家的内部早就已商量好儿媳妇的人选了吧。

只等徐达北伐回京,再把这件亲事公布于天下。

古代不论男女,年少时都羞涩,饶朱棣脸皮再厚,也没忍住红了脸,支支吾吾地怼道。

“与……与你何干,本王的婚事,你也敢多嘴多舌的?”

想起徐家姑娘越发长开的容貌,朱棣脸红得更厉害了。

他恶狠狠瞪了顾晨一眼,便双腿一夹马肚飞驰而去了。

文人的嘴,实在是讨人厌得很。

顾晨见他这模样,便知道朱棣的亲事肯定已经定下了。

明初第二位贤后,马上就要嫁给燕王朱棣为妻咯。

历史上朱棣有了这位女诸生为妻,他靖难之役起事也更顺畅。

据说,靖难之役。

这位女诸葛没少出谋划策,还让朱棣没有后顾之忧,无愧于

小说《穿越大明,我靠喷人变身圣上红人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

不成不成!

自己已经得罪了老胡,在京城里头,可能会更加安全,出了京城被怎么报复,那可就不一定了。

苏婉盈送他出门:“相公,早些回来。”

顾晨挥别了媳妇之后,便和郑士元踏上了去定远的路。

到了定远后,虽然没有事先通知,可朱桓不知从哪儿得到了风声,老远就在城门口迎接了。

见他们过来,连忙带着定远县的官员上前作揖迎接,赔着笑脸不说,还奉承了许多的好话。

最后,才邀请两人去吃喝玩乐。

“两位御史大人,这一路实在辛苦,下官早已经备好了薄酒,给两位大人接风洗尘呐。”

领导下来巡视工作,自然是要先请人吃上一顿的。

顾晨抬头,看向朱桓,那个可以叫老朱父皇的男人。

只见他生的便不如老朱面相好,一双滴溜溜转的眼睛,瞧着就势利,而且很透着几分猥琐,显然是小人面相。

再想起他干的那些事,顾晨倒是觉得相由心生这句话。

嗯,就还有几分道理的。

“不吃了,谢大人的好意。”郑士元不肯去,直接拱手道:“陛下让我俩来,是查看定远县的税收。”

“我瞧着也不必磨蹭,还是先去看账本要紧。”

有人告状,说朱桓这个家伙,居然敢把县里的税银给隐瞒下来,然后揣进了自己的兜里。

所以郑士元心里着急,准备先看了账本再说。

“这多不好?”

朱桓自然不答应,这御史来的匆忙,他消息也得的匆忙,许多事情都还没有准备齐全呢。

“两位大人风尘仆仆,若是下官不好好地招待一番,岂不是有失礼数,两位大人还是赏个脸面吧?”

顾晨瞧着心里啧啧竖大拇指,这就是人情世故啊。

怪不得明末的那个周延儒,到了地方上从来不先办正事,都是吃喝一顿再搓几盘麻将再说。

敢情,从老朱这儿,官员如此办事的情况就有了?

“朱大人。”郑士元软硬不吃:“咱们阶品一样。”

“您用不着自称下官,我等是来大人这查账的,不是来做客的,自然也用不着大人招待。”

“还是请大人带路前去衙内账房,令师爷搬出账薄,让我们查完,早日回去交差的好。”

干御史这么多年,他什么妖魔鬼怪没有见过?

想忽悠他?

做梦!

“这……可是……”

他不给自己面子,朱桓又气又恼,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。

好容易想出些话想再劝劝,却又被郑士元堵了嘴。

“大人三番四次,不想让我去查账,这其中,可是有些什么事情,是不方便叫我御史台知道的?”

三推四阻的,显然有隐情,郑士元要先干活的心更加坚定了。

朱桓吃了闭门羹没办法,只好捏着鼻子给两人带路。

定远县的账房,在县衙的东边,牌匾上挂着东账房三字,其中还挂了副歪歪扭扭的字。

上头写着“廉洁奉公。”四个大字。

字写得跟蚯蚓爬得似的,别说郑士元这种进士出身的才子。

就连不擅长书法的现代人顾晨,看了都有些想笑。

“不知这幅墨宝,是出自谁的手?”

朱桓没有读几天书,他爹是在老朱登基后才带着他找上门的,这读书写字,全都是现学的。

你说老朱也是,给个虚官不行,非得让人当县令。

这不是,拿一县老百姓的幸福生活,开玩笑么?

顾晨说了今天的第一句话,郑士元瞧了他一眼没说话。

“回大人,是我们知县大人写的。”账房连忙答道,还道:“知县大人来咱们县的第一日,就写了这副墨宝。”

“挂在此处,说是要时刻警醒,要一心为了老百姓,为了陛下,绝不多拿百姓的一粒粮食。”

当然,这种话也就骗骗别人,骗自己还是不成的。

虽然他贪得最多,可自己跟着这样的县令也好过了许多。

所以,他还是挺不愿意,自家县令倒台的。

“实乃神迹……唔……郑大人……?”

顾晨刚想嘲讽两句,脑袋上就被郑士元敲了一下。

“干活,你拿着朝廷的俸禄,是来为朝廷为天下人做事的,不是来干这些无关紧要的闲事的。”

这是在指桑骂槐呢?

表明说的是顾晨,实际上实在说朱桓拿着朝廷的俸禄,却不思正事的意思,官场上是不是人精?

账房的人都听明白了,纷纷低下了头。

刚进来的朱桓自然也听到了,本来强自扬起的笑脸,这会子一个没忍住又给耷拉了下去。

可不好得罪两人,只好又扯出了一抹难看的笑。

“两位大人查账辛苦,下官为两位大人备了好茶,还请两位大人赏脸,尝尝这茶如何?”

郑士元没有说话,只不过抬头看了顾晨一眼,示意让他去处置,顾晨便站起来拱手道。

“敢问知县大人,这茶,多少钱一两啊?”

太贵的话,他俩可不敢喝。

“啊?”

这个问题别说是朱桓,就连账房先生们都懵了。

顾晨再次道:“请问大人,这茶多少钱一两?”

摸不准他们的意思,朱桓只好斟酌着道。

“这是杭州的雨前龙井,很是香浓,两位大人尝尝?”

总不会,连茶也不肯喝自己的吧?

阿西……

这时候的龙井可贵可贵的,他一个月的工资都买不起半斤,这龟儿没贪他顾都不姓。

可惜了,他不能喝,唉,当纪检真是没啥意思。

好东西全都放在自个儿眼前了,可就是不能碰。

“不必了,太贵了。”

顾晨摇摇头,拿出了他和郑士元两人自带的茶缸,还有五百文,就能买两斤斤的散茶。

“咱们都喝这个,不知大人可以借点热水么?”

……

朱桓觉得这两人,指定是有点毛病,喝点茶怎么了?

不给面子,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了!

冲好茶之后,顾晨坐到了郑士元对面就开始忙碌,一边忙,一边感叹自己职业生涯的辛苦。

不但要会骂人,拒绝金钱诱惑,还要有会查账本的能力,将来说不定还得懂点兵部的事。

毕竟,兵部也是需要御史巡查的。

和各种权贵斗智斗勇,一个不小心就能玩完小命。

苦啊!


见他态度良好,李谨倒是没有继续说教些什么。

只不过是把太子给的,二十两银子给拿了出来。

“顾大人,太子殿下见你,已经这么大年岁,还没能成亲,这是叫我特意给你拿来准备聘礼的。”

“不仅如此,还许了你百日的假期,让你即刻启辰回家,早日洞房花烛,延绵子嗣呐。”

太子殿下就是太好说话,连小官的亲事都要操心几句。

顾晨自然千恩万谢,他接过银子想分点给这个太监,可银子却是银锭,分也是分不开的。

“天使大人,请您稍稍等一等。”

他转身就跑到床边,拿出一个匣子,狠了狠心,从里头捧出一大把铜钱,准备送给李谨。

“不必了,不必了,顾大人的心意,咱家领了。”

“这钱,咱家就不要了,告辞。”

人家都过的这么穷了,他要是还拿,那还叫人么?

“要的,要的。”

顾晨没想到自己有一天,居然会像过年时长辈一样,疯狂地给别人塞红包。

只不过,这钱李谨还是没要,只说等他回来记得给带喜糖,让他沾沾喜气就可以了。

简直太美了!

又省下了一大笔钱。

太子都发话了,那还等什么,赶紧收拾收拾回家吧。

出门时,遇到了同样要回家陈宝船,他才知道太子给他们都放了假,只不过陈宝船没银子而已。

想起三日后,朱元璋就会巡幸完地方回京。

两人纷纷忍不住,异口同声地朝皇宫方向鞠了一礼。

“太子殿下仁慈啊!”

从金陵到南昌,走官道大概是得有七百里的路程左右。

然而租个马车,走长途的起步价是总共是两百文。

马负重一百斤,每走一百公里加收费一百文。

而马车一日最多走四十五公里,中间还要休息吃饭。

回家一趟共八百公里,算上休息时间得花十五天左右,得花个一千多文,也就是一吊钱左右。

顾晨心疼得滴血,可想着好不容易能回家歇息歇息,娶个媳妇,也还是咬着牙给了。

算上太子殿下给的钱,再加上自己这几年攒的钱。

抛开路费还剩五十多贯钱,娶媳妇应该没问题。

嗯,还得给哥哥嫂嫂一些钱,得让他们送小侄子去读书。

他不知道的是,自己才刚刚上路没有多久。

在外面辛苦许久的老朱就回来了,他一回来就往坤宁宫跑,人还没到呢,声音就先到了。

“妹子,妹子,咱给你说,咱这回又砍了三个贪……”

他话还没有说完,待看到挺着孕肚的儿媳妇时住了口。

“哦,常家丫头也在啊,肚子这么大就好好在自己屋里歇着,不必过来请安,你母后不会在意的。”

妹子说孕妇听了打打杀杀的不好,他一直记着呢。

此人正是常遇春的女儿,她此时才刚刚嫁进东宫三年。

肚子里怀着的,正是陈宝船的第一个孩子朱雄英。

“回父皇,作为媳妇,给婆母请安本就是应该,而且太医也嘱咐过了,说是要多走动才好呢。”

见朱元璋了然地点头,常氏这才知趣地告退。

等儿媳妇走了,马皇后才笑盈盈地打趣他。

“重八啊,重八,你说说你,都当了皇帝怎么还如此大呼小叫的,哪里有皇家的体面。”

不知道这次又是哪几个倒霉蛋,触到这位爷的霉头。

一命呜呼了!

可怜,却也不可怜,谁让他们贪的呢?

“咱在妹子面前,还要什么皇家体面?”

老朱才不在乎什么体面,一屁股坐下来就拿起茶壶往嘴里灌。

“咱不在家的这些日子,有没有发生什么事?”

这个工作狂才刚回来,饭都没有吃上一口就问事了。

“没事,有儿子在,能有什么事,你就放宽心吧。”

马皇后自然不会告状,哄着他洗了澡吃了饭才放他去处理政事。

等老朱回了乾清宫,就叫来毛骧仔细问话。

得知两个御史打架以后,当场就忍不住拍了桌子。

“反了天了……”

当场,就要派人去把两人捉来。大打一百廷仗,再罚一年俸禄,好叫这两人长长教训。

可得知好大儿已经处理过,还让人回家探亲之后,便知道儿子这是怕自己再多加责难。

当即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是轻轻冷哼了一声。

“标儿也太仁慈了一些,也太浪费了一些。”

你说罚俸就罚俸,还给人家银子做什么?

还给她娶媳妇?

又不是自己的家人,浪费这钱干啥嘞?

这么多钱,都够做多少个白面馍馍了?

毛骧又说了太子殿下,元宵时遇到顾晨做好事的事。

老朱这才不说话了,过得那么苦,还不忘施舍他人。

这么说来,那小子倒是个好的。

想当年,但凡有个人,像那小子一样拉自己一把。

他也不会被逼的走投无路,来造反啊。

“你去,把胡惟庸给我叫来。”

胡惟庸这个狗东西,手未免也伸得太长了一些吧?

御史台是什么地方?

那是纠察百官的,自己时不时也得被御史台的人喷。

他说过什么吗?

难不成,他胡惟庸小妾的哥哥,都比自己这个皇帝金贵?

还好那个小御史不畏强权,就算是宰相的人也不怕。

唉,你说要是朝堂上的大臣们,都如顾御史一样尽忠职守。

那得有多美啊!

像这样的官,当小御史有点可惜,应该提拔一番。

顾晨还不知道,自己已经被老朱给注意到了。

他回到南昌以后,先回家,然后去把太子殿下给的银子,兑换成了散钱交给嫂子严氏。

“嫂子,我也不懂这些,只好麻烦嫂子帮我操办。”

古人结婚的规矩很多,他自己办肯定是不行的。

看见这么多钱,严氏很高兴:“可算是能成亲了,苏县丞托人来问了好几回,可咱们家……”

“如今,一切都好了……”

只要自家,能把聘礼准备好,别人姑娘嫁过来自会带嫁妆,苏家富裕,不怕两口子日子过不好。

而自己长嫂如母的责任,也算是都尽到了。

到时候死了,对公公婆婆,也能有个交代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